(江蘇太倉瀏河口 鄭和船隊始發之處 如今是一個小型的漁港)
此時正在CNEX年度主題影片"財富之道"的拍攝旅次中 上海--蘇州--無錫--徽州
有些相片可以分享 請到"米蘭昆的BJ周記"看看吧 --
http://blog.sina.com.cn/milankun
發展才是硬道理 Development is the hard core
愛拼才會贏 Struggle is needed for final victory
黑貓白貓, 會抓老鼠的才是好貓 Either white or black, good cat goes to those who can catch rat
老二哲學 Philosophy of being secondary
有土斯有財 Where there is land, there is wealth
富不過三代 Family wealth can't go beyond 3 generations
黑手變頭家 Black-hands become boss
先讓一部分人富起來 Some people will get rich before others.
(繼續搜羅中.... 我自己翻的英文,翻得不好,還請指正)
勸君
更進
一杯酒;
西出
陽關
無故人.
點評幾部在此間的影院看到的電影.
因為最近無法寫長文,只能用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的形式來速記,故曰"點評".
1. 無極
此片在各個層面都飽受批評,乃至訕笑.但我個人認為,此片唯一可稱之為敗筆(在此,"敗筆"指的是足以影響全片成績的因素)的地方,是女主角.
蓋此片其實是在寫,一個女人在男人的社會中,在遭受命運擺佈的情況下,如何求取愛情與生存之間,最終的出路. 相信曾經經受過曲折遭遇的女性觀眾,對其中的情境,情節與角色,都會心有戚戚焉. 因此, 全片基本上該是圍繞著女主角而展開的.
故此,女主角的選擇非常重要,她要足夠代表女性的一切:嬌貴,柔媚,韌性,以及在逆境中維繫一燈如豆的希望. 試問,張柏芝能夠承擔這樣的角色任務嗎? 試想, 如果換成是張曼玉, 這部片子會有多麼大的不同?
2. 千里走單騎
Continue reading "點評幾部中國電影" »
1.
一部看了會讓人失眠的電影.
2.
肯洛區 黑澤明 宮崎駿 -- 如果我有幸能當電影導演,當以這三人為師.
3.
最近在思考,牛頓力學與量子力學,或者歐式幾何與非歐幾何. 肯洛區的電影,無疑是屬於牛頓力學跟歐式幾何---他讓我們痛楚地認識到,我們還是地球人,還是受地心引力影響的,大砲打出去,還是拋物線飛行的,子彈打到身體,是會死人的,殺了人,是會要償命的.....
而量子力學跟非歐幾何,是需要有物質條件才玩得起的.像美國, 全國就像一個超級加速器. 但,在這以外,有太多人,真真以為自己可以越過牛頓力學與歐式幾何,騰雲駕霧, 以美國式的能階跳躍直奔量子力學與非歐幾何的神奇世界. 呵.......
1.閩南人
在這裡已經不知幾次聽到, "閩南人最聰明...","閩南人最會做生意...","閩南人最壞,最會騙人...","我怕閩南人,離我遠一點..."
有幾次接到詐騙電話,清一色閩南口音. 他們還延續著"白賊七"的閩南文化潛意識.
2. 上海人
今年幾次去上海的經驗,感受到上海作為"middleman"的文化性格."管家", 是上海的特徵, 他們精明, 但不大氣. 做得好的, 會是華洋雜處,兼容並蓄, 做得不好的, 是兩面討好, 見縫插針.
外灘十八號一進門那尊哈腰鞠躬的雕像,透露了上海的性格.
3. 閩南人+上海人
1949年之後, 台灣承接了既有的閩南人文化,也承接了國民黨當中強烈的上海人文化. 發展到今天, 因為總總緣故, 閩南人與上海人當中好的成分被掩蓋或壓抑, 於是就看到了兩種文化當中最壞成分的在各個領域的交相呼應---閩南人的欺騙,加上上海人的兩面討好,見縫插針, 乃至背後插刀.
Continue reading "閩南人+上海人" »
日前一位北京的導演朋友寫了一個充滿惆悵的劇本,以胡同的拆遷為背景. 他想要用劇情電影的形式, 來記錄他生活了十幾年的城市之巨大變化,帶給人心的衝擊.
與此同時, 一位上海的導演朋友也在以弄堂的拆遷為背景,發展劇本. 形式上,他想要追回三O年代上海電影當中動人的寫實主義元素.
我們湊在一起聊啊聊,聊到,何不加一個以台北的拆遷為背景的故事? 可,台北現在有拆遷嗎?
Continue reading "拆遷" »
悔
改
吧
天
國
近
了
我們的歌 是青春的火燄 是豐收的大合唱
~"老鼓手" 梁景峰/詞 李雙澤/曲
此刻, 一百塊倒扁烽火燎原, 我在數千公里外獨自一人聆賞民歌三十演唱會的影片. 已經不知道是第幾次觀賞了, 依然可以感受到那種美好. 這是什麼樣的一代人啊, 可以創造出大量如此單純美好而可以傳頌的歌曲?
而也是這一代人,嬰兒潮世代創造了新的各種品牌/觀念/文化行動/科技產品.....也是這一代人,把黨外運動推向高潮, 推出一個那一代的陳水扁去當總統. 但不知,陳水扁一家人,還有那些出於自願或不自願支持他的嬰兒潮世代政客們,喜歡民歌否? 那個在三十年前翻譯過搖滾樂專書的大內割喉手邱義仁,現在心中迴盪的是什麼節奏與旋律?
施明德宣布倒扁行動方案的時候,邀請了民歌手胡德夫演唱"老鼓手", 當場為一眾支持者掀起了無以倫比的熱情.
Continue reading "我們的歌? 他們的歌!" »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不是做文章,不是繪畫繡花,不能那樣雅致,那樣從容不迫,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革命是暴動,是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暴烈的行動。"
~~毛澤東選集 第一卷 第十七頁
如果毛在世,估計他還會加一句:"革命不是SNG加一百塊。"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