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莫十年前,一個當時還在台大唸書的朋友,出了一本關於音樂與文化評論的小刊物,叫做"安達曼島民". 那時候,我覺得這個"安達曼"是他們自己胡謅的名字,不過他很嚴肅地跟我說,真的有這個島存在,"那是在....是在...."但因為這份刊物嘻笑怒罵的風格,我還是覺得他在編科幻故事.
一直要到很多年之後,不知什麼緣故,偶然才在地圖上瞄到了這個位於孟加拉灣外的群島,那時,我才恍然:啊,真的有個這島耶.
這次安達曼島聲名大噪,因為南亞的地震與海嘯.似乎,在今天這個世界,需要一場9級規模的天災,才能換得世人對這個區域的重新關注----在它們被遺忘數百年之後.
天災奪走了十數萬令人不捨的生靈(但不知那些魚蝦們是否安好?),但,或許更多鄰近海邊的文化遺產也從此消失了.一千年前,阿拉伯的船隊穿梭此間進行跨國貿易,六百年前,鄭和的船隊多次來到這裡,四百年前,葡萄牙荷蘭與英國的商船與海盜船在此活躍,這裡是海上文明交會與交火的地帶,所以,鄭和才有機會介入斯里蘭卡王位爭奪的政潮,並在此地立碑,使得三寶太監的軼事在這個區域流傳至今.但不知,在這次的災難當中,這些文明痕跡與歷史記憶,是否也已經被沖得一乾二淨?
即將進駐的,會是以救難,援助與重建為名的新的文明力量.各國的救難隊與創傷撫平團體來到這裡,進行初步的回覆工作之後,接下來的重建,龐大的政治經濟利益,必然將成為各國競相爭奪的場域.
同時,各種科學,海象與生態調查的船隻也會競相往這裡開拔. 其背後,蘊含著多少政治經濟角力的因素呢?
當二十一世紀伊始,世人將未來亞洲的目光投注在龍與象,中國與印度這兩個文明古國,視為左右將來世局的兩大力量,而今在印度這邊發生如此大的災難,就像是打開了一個缺口,要如何讓這個空缺回復具備自主性的完滿,而不是過往殖民勢力的回潮,會是亞洲人首先必須充分意識到並負起責任的. 否則,這次地震所引起的將不會僅僅是地軸的傾斜而已,更會有其他政治經濟與文化方面的傾斜.
也因此,像許多以救難知名的宗教團體,在這次的長期行動當中,所要投入的,將不僅僅是人道救援而已,而更要達於精神文明的層次,畢竟,這個區域跟許多東方宗教的發展歷史息息相關啊.
Recent Comments